-
湘潭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,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。以下是湘潭市的主要经济概况:
1. "产业结构":湘潭市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,特别是以钢铁、机械、化工、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。其中,钢铁产业尤为突出,湘潭钢铁集团是湖南省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。
2. "工业发展":湘潭市工业基础雄厚,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,湘潭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3. "农业发展":湘潭市农业以粮食、油料、蔬菜、水果、茶叶等为主,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。近年来,湘潭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,发展特色农业、生态农业。
4. "交通物流":湘潭市交通便利,拥有铁路、公路、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。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快,湘潭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员,与长沙、株洲等城市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。
5. "开放合作":湘潭市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。同时,湘潭市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,促进了对外经济合作。
6. "科技创新":湘潭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,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。近年来,湘潭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7. "旅游业":湘潭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如韶山毛泽东故居


举报 -
湘潭在省内经济发展排名是一座二线城市,可谓是仅此与省会城市长沙的发展势头,因其特色的红色文化而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,文化旅游是该城市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色!

发展简介:
湘潭市,又称”潭城“。与长沙、株洲同为国家长株潭城市群“两型社会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,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,辖湘潭县、湘乡市、韶山市、雨湖区、岳塘区五个县(市)区,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,总人口300万。

湘潭是“一五”、“二五”时期全国23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,是中南地区的工业重镇。目前拥有国家级湘潭高新技术开发区、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湘潭综合保税区。
经济发展概况:
湘潭市虽然因为所辖县与县级市最少,是湖南省面积最小,人口倒数第三的地级市,但其总量排在该省各地级市中游,主要原因是其市区本体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,人均较高,是湖南省相对发达的地区。同时湘潭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,湘潭县是湖南省第二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,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。
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8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16.0亿元,增长2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851.8亿元,增长10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470.3亿元,增长13.3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538元,增长10.3%。

2012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2.35亿元,增速达到12.3%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247元,居全省第二位;财政总收入达到122.28亿元,增长23%;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549元和11316元,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;三次产业比为8.659.731.7,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.32亿元;增加值达667亿元,增长14.4% ,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幅均在50%以上。湘潭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、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级市。
产业发展:
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,湘潭在“一五”期间被确定为全国23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,在“一五”、“二五”期间发展起来的湘钢、湘电、江南、江麓等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,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着重要位置。形成了冶金、机电、化工和纺织四大传统产业。由于实施“强工富市”战略,加大招商引资、企业改制及建设工业园区力度,湘潭市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、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产业等六大重点新兴产业集群。2012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88.32亿元;规模工业增加值667.38亿元,增长14.4%。

四大龙头产业:钢材深加工产业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、新能源产业
经济开发区:
全市拥有国家级园区2个,省级园区4个,市级园区2个,入园企业达1088家,已投产企业717家。全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8亿元,增长26.1%,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.1%。

大批著名企业进驻湘潭,不断加速经济发展:
湘潭钢铁集团、湘潭电机集团、江南机器集团、湘潭电化集团、湖南五菱集团、江麓机电集团、江滨机器集团、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。迅达科技集团、心连心集团、盘龙山庄大酒店、五矿铁合金有限公司、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、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、湖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、湘潭矿业集团有限公司、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!

湘潭经济发展势头,不可估量!
举报

